70-80

衰减,至少没这么上头。

  但难不意味着没希望,而这个时代的人最缺的就不是干劲儿。

  公社社长还是会向上申请,但考虑到最后结果,哪怕失败也不失望,更不会因此而迁怒提出这个建议的韩景。

  这并不是叶榆危言耸听。

  乡下流言传的很快,今天平泉公社才向上申请农业机械,明天各大生产队敢期待下个月的拖拉机,这种希望一但落空,哪怕干部们知道原因,生产队的队员们不一定不抱怨,涉及到利益的时候,肯定有人恶意揣测为什么王家沟能够申请下来拖拉机。

  韩景心是好的,可有时候,创业建设不能单纯靠一颗心。

  叶榆其实也不懂创业,但看见过诸多人性,斗米恩升米仇。

  午饭在公社吃的。

  现在春节刚过去不久,公社的粮食储物还相对丰富,请国营饭店的厨子炒了土豆肉丝,又有白菜粉条、冬瓜豆腐汤两个素菜,主食是高粱红薯馍馍。

  其它分配还好说,叶榆把剩下的高粱红薯馍馍都包圆了,并没有让再煮,这不是请客,相当于公共食堂。

  韩景偷偷地看了叶榆。

  叶榆敲了桌子四下,意思是差不多四分饱,她食量上限很高,胃撑坏也可以很快恢复,但下限其实也不低。

  有传言,普通人三天不喝水会渴死,这个的确会危及生命,但七天不吃饭饿死,人类承受力可能比想象中强,逼到极限,普通人能够坚持半个月至一个月,才会器官慢慢衰竭至死,甚至更久。

  异能者器官自我修复力更强,坚持三个月乃至半年的都有,精神往往比身体更先崩溃,很多人都是自杀而死,像现在能吃个四分饱在末世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不要问叶榆为什么知道这些在和平年代没什么卵用的数据,问一问现在的人,经历过饥荒的他们也懂。

  公社社长他们算是见识到叶知青的食量,这个在之前他们已有听过风声,毕竟叶榆他们属于国营饭店的“大客户”,饭店厨艺还因此而登过报,他们每次都被热情款待。

  吃完饭后,叶榆和韩景又去了一趟国营商店,趁着过年尾巴有些年货还不用票,买了许多吃的和一些用的。

  然后两人开着拖拉机回村。

  他们这次的路线和平时回村不大一样,走的是红旗村大拖拉机经过的路,这样能够大幅度减少拖拉机无法行驶的山路。

  虽然叶榆一个人扛也不是不行,但这多多少少有点过于离谱,而且不能用空间瞬移,一个人双手举个拖拉机真的很傻。

  但上路没多久叶榆就后悔了,主要是这拖拉机噪音太大,耳朵塞棉花都堵不住那种,油烟也很重,味道难闻。

  “以后都让你开!”

  叶榆的拖拉机驾照并不是为了开拖拉机,而是顺便把机动车驾驶证拿到手,越早考,费时越短。

  “好。”

  韩景想不明白,当拖拉机手是多么光荣的事情,而且拖拉机通常不用下地能拿满工分,为什么叶榆会这么嫌弃。

  还未到第一个目的地,远远地看见红旗大队路口那里乌泱泱齐聚好多人。

  有红旗村的丁队长以及红旗村村民,也有王家沟王队长以及王家沟村民,还有其他大队围观热闹的。

  只能说消息传的很快。

  虽然今天镇上没有王家沟的人,但有其他村其他队的,这个时候的吃瓜群众不单单纯吃瓜,哪怕与他们利益不沾边,他们从中也得不到任何好处,仍然有人不嫌辛苦花两个小时跑去王家沟帮忙通知。

  可能也和过年太闲了有关,躺了十几二十天,总想要动动筋骨。

  得到消息,王家沟的人当然是不可置信,他们竟然也能够拥有拖拉机了?

  上到花甲之年,下到三岁半小朋友,但凡能走动的,除了南山的护林员,一个个全部出发,往红旗大队这边赶。

  到了红旗大队,红旗大队的村民远远一望,还以为是有人干架上门了呢。

  的确,时下村与村间的矛盾也不少,尤其是涉及水源、鱼资源、土地资源、嫁娶等,全村干架并不稀罕事,往往哪怕举报上去了,也是各打五十大板,以协商处理为主。

  破四旧有许多方方面面的缺陷,但就推祠堂散宗族来说,以当前的情况环境来说,也不是全无好处。

  立刻有队员上报丁队长。

  丁队长短短几分钟内汇集几十名壮汉,手拿着棍棒锄头类的武器在村口处蹲着,还有更多的村民退居二线助阵呐喊。

  王家沟人:

  “???”

  丁队长也很快发现不对劲,因为来的人群里头,冲在最前面的不是青年壮汉,反而是十岁左右的娃娃。

  有七八十老人豁出命为大队争取利益的,饥荒那三年就是,上头来收粮,他们村的老人齐刷刷躺在村口,大有要收粮,从从他们身上踏过的气势。

  但从来没见过推小孩出来的。

  他们这棍啊棒啊,甚至于还有柴刀,倒把王家沟小孩儿吓一大跳,开始往回跑,一边跑一边惨叫,“杀人啦!杀人啦!”

  叫的最欢那几个正是王狗剩家里,因为里面还夹着几句“救大海二猫”的声音,大的嘶吼,小的啥都不懂,以为发生什么坏事,引起哭声闹声一片。

  有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