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她也想让两人留下来夜宿,但家里没有多余的地方啊。

  后面一间房里薛子兰的床铺倒还是空着的,可里面还住着薛子梅,总不能让张行舟和薛子梅在同一个房间里睡觉。

  这成何体统。

  黄玉美将手中两袋桃子递给薛子兰,“天色不早了,你们要回去我也不强留了,咱们离得不远,来去方便,子兰啊,你以后有空多回娘家走动走动。”

  “好。”薛子兰应了一声,接过桃子告别。

  走到路口,她朝身边一路跟着的黄玉美挥挥手,“大嫂你回去吧,不用送了。”

  “好好,那你们路上注意点。”黄玉美牵着哭哭啼啼的薛敏敏返回家。

  看着侄女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的模样,薛子兰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张行舟抢过她手中两袋沉甸甸的桃子提着,笑道:“小姑娘还挺喜欢你,你要是舍不得,可以在娘家住一夜。”

  薛子兰轻轻摇头,“我二姐恐怕不欢迎。”

  薛子梅的态度有目共睹。

  明明今天是她回门的日子,一大早薛子梅却留信要去城里办事。等她快要回去才姗姗来迟。

  进了门也不和她打招呼,眼神都不愿意赏给她一个。

  她要走了也并不出来相送,宁愿窝在房间里干坐着。

  这些行为过于醒目,张行舟何尝没注意到。

  他稍稍有些愧疚,“你二姐是不是还生我的气?”

  当初提亲闹出的乌龙,估计让薛子梅心里种上恨因,失了面子的薛子梅看他不顺眼,顺带牵连薛子兰。

  薛子兰轻声否认,“不是。”

  她二姐的性格她很清楚,薛子梅并不是在生她或者张行舟的气,大概率是她大嫂知道张行舟转正,在薛子梅面前说了一些风凉话,激得薛子梅做出这样的行动。

  她大嫂向来势利,不用想肯定是奚落薛子梅当初做错选择。薛子梅性子高傲,受不住这样的冷言冷语,才选择避开。

  只是……

  薛子兰皱眉:“你转正的消息,怎么传扬得到处都是?”

  她回到娘家才知道大嫂改变主意请她回门的真正原因。

  得知张行舟要转正,她大嫂摆出从未有过的热情接待两人,席间对张行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恨不得将他厂里有几颗螺丝钉都打听清楚。

  她坐在一旁,颇受冷落。

  这娘家不像是她的娘家,反倒像是张行舟的娘家。

  她问她大嫂,这消息是哪里听来的。她大嫂只说,周围人都在这样传,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薛子梅默然。

  她没有将消息告诉过任何人,张行舟也不是个大嘴巴,他向来低调,难不成这次想高调一回?

  “别看我,不是我宣扬的。”张行舟赶紧解释:“我只告诉过你一个人,我也不知道他们都是怎么知道的。”

  他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家里好事坏事都不会朝外张扬。

  “那就奇怪了,那大家都是怎么知道的呢?”薛子兰紧咬着下唇,斟酌道:“之前千帆姐过来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一些邻居?”

  她话里的意思,无外乎是张千帆将消息告诉某个村里人,村里人忍不住透露出去。

  张千帆毕竟是张行舟的二姐,薛子兰没有明说,只隐晦地提这么一嘴。

  张行舟没吭声,陷入沉思。

  上辈子他挖到金矿的消息也是这样不胫而走。

  明明没有声张,消息却传得沸沸扬扬,最后为他带来灭顶之灾。

  想起悲惨的过往,张行舟脸色逐渐暗沉下来。

  薛子兰以为是自己胡乱揣测引起张行舟脸上作色,她赶紧解释:“我只是瞎猜的,你不用放在心上。”

  “你猜得对。”张行舟沉着脸说:“我俩都没透露,那只能是她。”

  这个问题的讨论莫名让人心里不舒畅,知都知道了,再去追根溯源,意义不大,薛子兰不动声色换了另外一个话题:“对了,烧窑师傅过两天就要过来,你在上班,到时候我去盯着。”

  “其他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柴火可能需要你这两天去镇里柴市街买点回来。”

  一万砖三万柴,烧窑需要备够柴火。

  窑门打开得烧个七天七夜不熄火,家里那点柴火只够她平时烧饭做菜,填在窑里还不够塞牙缝,不啻于杯水车薪。

  “好,那我明天下班之后直接去趟镇里。”

  张行舟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昨天结了上个月的工资,这一百块钱你收着。”

  薛子兰没接。

  第一次接受男人主动递上来的工资,她心里生出一股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的别扭感,“你自己留着吧,明天去镇里买柴也要花费。”

  上次收到的礼金,张行舟一分不少全给了她,他手中应该没什么存款。

  “放心吧,我留了四十块钱,工资总共一百四十块钱,这一百块钱你收着,剩下的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