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18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501章 跨越性的进步

第501章 跨越性的进步

  当等待**时,许宁注意到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英列国舰队正穿越苏伊士运河,计划访问南亚和东南亚国家。

  新闻日期显示为半个多月前,今天是6月20日。

  这让他想起了这支舰队背后的行动:海浪97任务组,一个在原时间线中同样存在的事件。

  虽然许宁已经记不清具体有哪些船只参与,但他记得这是二战后皇家海军组建的最大规模的单一舰队,甚至超过了1982年福克兰群岛冲突时期的编队。

  在原先的时间线上,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华夏海军未能直接干预这支远距离之外的舰队;

  仅派遣了一艘护卫舰,在6月30日晚阻止了两艘船试图进入香江水域的行为。

  双方各有所得,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平局。

  双方都觉得公开此事不太光彩,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尽量保持低调。

  然而,最近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指责英列国方面有挑衅之意,但明眼人还是能察觉到文章中的暗讽与批评。

  回到家后,许宁特意翻阅了这几天积累的报纸。

  果然,在前天的报纸中找到了相关后续报道。

  报道指出,这支舰队已经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了越南附近海域,并计划与越南海军举行联合军演。

  相较于之前的温和措辞,现在的语气明显强硬了许多。

  如果换作其他时间和地点,这样的事件可能依然会低调处理。

  但“英列国在6月派遣近40艘舰船进入该区域”,这一行为触及到了华夏的历史敏感点——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是以类似的方式开始的。

  得益于许宁的努力,华夏的军事装备水平相比之前有所提升。

  不过,对方选择的演习地点距离华夏大陆约1500公里远,对于当时的军队来说,确实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飞机的有效作战范围有限,而水面舰艇部队也尚未完全受益于许宁带来的改进。

  尽管如此,接下来的十天内将发生什么,许宁心中满是好奇。

  毕竟,他虽然是军工系统的重要人物,但并非军人,很多军事动态他并不知晓。

  例如,空军紧急引进了两架伊尔-78加油机,并与海军航空兵进行了多时的协同训练。

  不久之后,这支特别组建的混成航空兵部队秘密转移至海南岛陵水机场,准备与参与行动的海军舰艇一起,向那些轻视华夏的英列国人展示实力。

  6月23日清晨7点,晨雾轻笼,两声悠长的汽笛划破了湛江港的宁静。

  在辅助船的帮助下,静江号驱逐舰和戎州号护卫舰缓缓驶离港口,开始了它们的重要航程。

  这两艘军舰,虽然加起来排水量不过5000吨左右,远不及海浪97舰队中一艘航母及其护航舰群的规模,但此刻它们承载的任务意义非凡。

  面对可能存在的劣势,军人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令人振奋的是,这次任务将有空军的支援——一个前所未有的安排。

  过去,由于航程限制,岸基飞机只能短暂现身即返,而此次不同,参与任务的官兵们亲眼见证了陵水机场停机坪上排列整齐的新式战斗机与歼击轰炸机。

  这些飞机不仅体型更大,而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能飞抵1500公里外的任务区域并停留约半小时。

  这半小时,在战场上往往足以改变一切。

  一些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回忆起过往的海上冲突,那些紧张激烈的战斗时刻,也通常持续相近的时间长度。

  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不必担忧敌方安南的苏22战机了。

  更让人惊叹的是,还有两架大型加油机,其体积几乎相当于五层楼高,彻底打消了许多人心中的疑虑。

  尽管海军一直习惯于以弱胜强,但在出征前建立充分的信心无疑更为理想。

  6月30日下午2点30分,陵水机场阳光明媚,六架战术飞机整装待发,准备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提供关键支持。

  地勤人员正忙碌着,将电缆和气管从静止的电源车和气源车连接到飞机上,为起飞做最后的准备。

  不远处,空军的四架歼8D战斗机也在机库内进行着同样的步骤。

  由于空军战机的设计未充分考虑海滨机场的盐雾腐蚀问题,它们显得更为娇贵,因此将东道主的歼8H挤到了临时停机位。

  而两架庞大的伊尔78加油机因缺乏配套设备,只能用雨布覆盖后停放在露天。

  与此同时,近40名机组成员正准备开始紧张的飞行前准备工作。他们经过多轮训练与模拟,对工作的各项细节早已烂熟于心,。

  最近的一个月里,172厂和电子14所的高效工作使得第二架歼轰电7提前交付部队,这给了攻击编队更多的战术选择。

  因此,在接近英军海浪97舰队时,六架飞机将分为两组行动:

  唐亦臻师长驾驶的10号机带领一架僚机及最新的21号电子战机保持高度吸引敌方注意;

  而另两架歼8H加上22号歼轰电7则会降至超低空,执行拍摄敌舰反应的关键任务。

  王致上尉的09号机会携带一个照相吊舱记录整个过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