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18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45章 JCIA成员企业齐聚喀什

第445章 JCIA成员企业齐聚喀什

同处阿拉尔,靠着地缘优势,华孚的研发人员随时能去合作的棉田查看情况。

  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原料的动向。

  也正是因为关注,才知道今年生产的棉花究竟有多优质,色纺出来的产品品质大为提升。

  纱线更为饱满柔和,质地也极其柔软舒适,更是放大了色纺纱的朦胧立体效果和质感。

  这样的色纺纱必定能在中高档服饰产品的应用中大放异彩!所以,一接到嘉禾拟在JCIA内部进行棉花私募基金募资,孙伟挺都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随后又接到通知,嘉禾要组织JCIA聚一下,大老板亲自出席。

  地点没能选在阿拉尔让孙伟挺有些遗憾,但也就牢骚两句,然后就忙不迭的赶到了喀什。

  对于孙伟挺的称赞,郭阳笑纳了,这是出于对嘉禾体系的自信,让他在对棉田现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愿意相信棉花品质的优质。

  和孙伟挺聊了半个多小时,李如成父女也到了。

  李如成其实为人处事非常低调。

  ‘我是带着一百个亿来考察的’这句话只在小范围内流传。

  他除了工作似乎也没其它嗜好,这可能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

  顶着父亲的***身份长大,从魔都被下放到宁波务农长达15年,1980年初,被安置到青春服装厂。

  拉板车、运砖头、当小工、干裁缝……

  在小厂岌岌可危时,李如成远赴东北揽下12吨面料的加工业务,使小厂起死回生。

  从那之后,李如成逐渐显露出经营才能,最终被工人推上厂长的位置。

  稳健、谨慎,成为了李如成的符号。

  乃至于被批评搞集中管理,一板一眼,格式化、制度化……甚至给自己的独女取名李寒穷。

  普通人对李如成了解不多。

  但雅戈尔这两年的动静不小。

  不务正业的李老板靠卖股票大赚百亿的新闻在商界更是如雷贯耳。

  雅戈尔又在杭州、宁波、苏州等地大肆拿地盖楼,杭州地王几次花落雅戈尔。

  同时,在国外服装巨头大举收购国内工厂时,雅戈尔反向收购了美利坚两家服装销售巨头企业。

  就在今年,雅戈尔在投资上依然动作频频,先后掏出55亿元,认购多达10家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份。

  种种行径让雅戈尔得到了颇多关注,李如成也成为了近几年炙手可热的富豪之一。

  但他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气质,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步幅不大但异常稳健。

  如果不是那身西装,郭阳会认为李如成比自己更适合干农业。

  什么是农民气质?

  看李如成就知道了。

  所以,郭阳看李如成的眼神越发对路了,完全忽略了跟在他身旁的李寒穷。

  “李总,这次也是带着100亿来的?”

  “哈哈,郭总说笑了,微光投资才是真的资本大鳄,这次雅戈尔还指望搭上微光的顺风车呢。”

  李如成摇了摇头。

  金融危机使雅戈尔在地产和股权投资上的资产缩水不小,反而服装主业在金融危机下订单增加。

  这让他有了回归主业的心思。

  也就在这时,雅戈尔接到了微光有关棉花期货的私募邀约。

  他动心了,便想和郭阳见一见,但没想到对方反而干脆借这次机会,让JCIA的成员聚在一起探讨。

  这让他确信嘉禾所图不小。

  所以,李如成坐下来没多久,就把话题扯上了私募基金。

  “郭总,嘉禾在棉花期货是又发现了机会了吗?”

  “确实有一些机会,但机会也是和风险相伴的。”

  郭阳并没有说说太细,直言等明天其它成员企业到了以后,再一起细说。

  几人一起用了餐,又交流一会儿。

  李如成和孙伟挺同为浙商,也都是体制内下海经商,但同行在一起难免会有些不对付。

  孙伟挺对郭阳说:“纤维--纱线——面料——服装,但其实纱线才是服装的芯片。”

  李如成立马在一旁嗤之以鼻,“没有下游的服装企业,华孚的纱线能卖得出去?”

  “华孚也有下游品牌。”

  “一年卖得出几件?比得过雅戈尔?雅戈尔的衬衫和西装连续多年销量全国第一。”

  “亏你你还记得雅戈尔的主业是服装,资本大鳄李如成?还是房产大王李如成?”

  郭阳感觉两人再聊一下,估计华孚和雅戈尔得闹掰了,他只能出来当和事佬。

  “其实,我认为种子才是服装的芯片。”

  两人都不善的看向郭阳。

  就连陪同的李寒穷和季林川也极为诧异,是这么劝架的吗?“你还真就不嫌事大呗!”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