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61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

  杨宪面不改色:“继续等。”

  “是,是。”

  方孝孺讨了个没趣,只得咬牙继续死等。

  他就不信了,今天他们来了这么多人,莫非还当真等不到与十二皇子见上一面了不成?

  杨宪暗叹了口气。

  虽然面上仍然保持着镇定,但实际上他也是心急如焚。

  这次的科举主考官位置,他们浙东党势在必得。

  只有成为了主考官,他们才能在本次的科举考试之中有资格遴选人才。

  而被选中的才子,那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他们门下学生了。

  这样一来,浙东党才会不断壮大,继而在朝廷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就是在这紧要关头,外面却是骤然多出来了一些对他们不妙的风言风语,令杨宪等浙东党成员们寝食难安。

  所以也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杨宪深知十二皇子目光长远,谋略出众,所以很是希望他能就本次的科举考试,给些些许的指点。

  事实上,杨宪等人贸然来访,并非偶然。

  除开杨宪之外,不论是宋濂还是方孝孺,甚至是刘伯温,他们在遇到无法抉择的问题时,都更倾向于向十二皇子寻求帮助。

  久而久之,偌大浙东党的高层,基本都成为了十二皇子的门下常客。

  说来倒也奇怪,起先这群人造访,不论大小事情,只要不涉及根本原则,大多都能够得到十二皇子的点拨。

  但是今天,事情却是有些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十二皇子非但不愿现身,甚至连府上仆役对他们的态度,都稍显怠慢。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最是性急的方孝孺终是坐不住了:“希武兄,我……我有些等不下去了。”

  杨宪睁开眼:“希直兄,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

  “我知道你心如火焚。但既然我们都已经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再多等等,也是无碍的。”

  如老僧入定般的宋濂,此时也插了句嘴:“安心坐下吧,希直。你这心性怎么还跟孩童一般?”

  “我只是担心咱们苦等无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杨宪摇了摇头:“希直兄,此言差矣。十二皇子的才能,你又不是不知道。”

  “只要我们一直等下去,终究是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杨宪看了方孝孺一眼:“当然是等到十二皇子愿意见我们为止。”

  “这……唉!”

  方孝孺长叹一声,只觉得自己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根本有劲无处使,太被动了!

  但是很显然,跟十二皇子多次打过交道的杨宪、宋濂,则表现得完全不一样。

  方孝孺只得强压下心头的焦虑,索性闭了眼,在心里默诵儒家经典,不再吭声。

  他如何不知十二皇子谋略过人?

  说句难听的,偌大浙东党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势力,好几次的关键时期,都是得了十二皇子提点的。

  若是没有十二皇子,浙东党根本就不可能有如今的规模。

  不说别的,单单是杨宪能够晋升为中书参知政事,这其中就有十二皇子的点拨。

  至于宋濂、方孝孺、苏伯衡、胡翰等浙东党的核心成员,更是在关键时刻受到了莫大帮助。

  能成为浙东党的成员,没有谁的脑子不好使,个顶个的才华横溢。

  可即便如此,他们却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分明也是汗牛充栋、饱读诗书之人啊,为什么跟十二皇子一比,却显得那么的愚不可及呢?

  遂,众人对他的尊崇更盛了。

  即使十二皇子并非浙东党成员,但他对整个浙东党而言,其影响力之高,绝对不亚于刘伯温、杨宪。

  若非十二皇子性情淡泊,并没有在朝廷当中发展党羽的心思。

  浙东党,究竟是该姓刘还是姓朱,怕是还得两说。

  此时。

  朱柏坐在书房里,将刚写好的字条塞进了细竹筒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宪、宋濂他们,在后院等多久了?”

  侍立身旁的黑冰台铁鹰士回答道:“回禀尊主,已经过去两炷香了。”

  “倒是挺有耐性。让他们等着吧!”

  说完,朱柏指了指竹筒:“传信给东察合台汗国的桩子,让他们尽快收集资料,挑拨那些王爷间的矛盾。”

  “是,尊主。”

  铁鹰士将竹筒塞进胸口,如同影子一般消失在了书房里。

  朱柏抓起茶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