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者来说,来回都方便。
“你才老。”林老爷子很想敲她头,但又为她这个回答而感到贴心,“你啊,行事小心点,别什么都大嘴巴。”
比如,养老这事儿,就透露出回燕京什么的。
叶榆回他:“您放心,几十百把年内,不会再出什么事儿了,我遵纪守法,能有什么事。”
林老爷子:“让你不要说,你还一直说。”
他知道自家徒弟身上有奇遇,可做人还是谨慎得好,他若谨慎一些,指不定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但林老爷子也明白,自己徒弟跟自己一个样,看似好说话,实际倔强,有些事情懂偏偏做不到。
林老爷子走后不久,项老爷子一家也跟着走了。
叶榆和项老爷子、项燕挺熟的,他们都喜欢捣鼓东西,项老爷子知道叶榆要参加高考,后面还寄来一堆的书,他希望她来物理专业。
大可未必。
项星星如今已经成为了个甜甜的小姑娘,整个和沉默寡言的白蓉蓉告别。
剩下欧老爷子,他们家属于下放的普通人家,平反的话怕是还得一两年。
而欧梁、白蓉蓉也要跟着在王家沟待几年,两人也因成份问题不能靠考大学离开。
欧梁很是垂头丧气。
白蓉蓉在王家沟待的这些年,依旧沉默寡言,但和过去的沉默又不一样。
她像杂草一样强韧,她相信自己会自由的!
“你要拜师?”看着白蓉蓉提溜着她这些年打来猎物,叶榆很诧异她寻上自己,她答应了,“好啊。”
不为什么,白蓉蓉这些年学武很认真,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狠劲儿。
而她对徒弟有一个基本要求,不犯法,也希望她在离开的两三年内,帮忙照顾一下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说他不需要人照顾,可有人照顾,和没人照顾,这能一样吗?
白蓉蓉跪下,高高举茶:“师父。”
非常正式。
叶榆不在意形式,但还是接受徒弟的心意,端过茶来喝了一口。
因白蓉蓉已经习过武,过了两天,便帮她真正入了门,即打通经脉。
项梁那边蠢蠢欲动。
但叶榆也不是什么徒弟都收,项梁人品没问题,可被项老爷子宠太过,不适合吃习武这种苦难。
这从项梁不敢自己前来,连这都需要过问爷爷可以看出来,项老爷子也在反思,但他很难做到对儿子儿媳这一根独苗真正放手。
叶榆这边行不通,徐飞那边可行,毕竟项梁的学习不错,也开始写文,好好读书Z审总有能过的一天。
知青们备考中。
叶榆以为自己学习很烂,但真到手资料,其实她学习能力挺强的。
高考分为两种,文史类包括语、数、政、史地,理工类科目包括语、数、政、理化,英语需要额外加报。
叶榆报理工类,她的目标十分明确,燕京市大学的生物学相关科目。
哪怕突然发现自己学习没那么糟糕,但也不敢放松,知青们一个个真的好拼,憋着一口气往死了学。
考试那天,王家沟两辆拖拉机都开去了。
考场上乌泱泱一片好多人,有十几岁小姑娘,也有头发泛白的中年人,年龄跨度很大。
第108章 记者
叶榆对考试没什么心理压力, 除了语文作文多花了些时间,其他几门做题都很快,都提前交卷。
监考老师有点惊讶, 确认了两遍, 他很负责, 希望能为国家多筛选人才。
叶榆点头确认后,交卷, 离开考场。
县中学外面还没有人维持秩序, 但很安静。
这年代的人很容易被骗,也很容易热血, 高考是件很重要的事, 他们自觉保持静默。
县城里也没什么好逛的,店仍不敢光明正大开,连黑市卖的东西都少且不固定。
叶榆买了些盐巴味精花椒等调料,便到国营饭店,店里今天正巧有烤鸭。
她点了一整只,再加上辣椒炒肉、清炒时蔬、油酥花生米, 边吃边等人。
国营饭店的厨师和店员都认识她, 毕竟她每次来县里几乎必来这里,人长得又是这么的鹤立鸡群。
而徐飞他们出了考场, 都不需要提前打招呼,便知道在哪儿寻人。
一知青羡慕说:“叶同志门门课都提前交卷,一定考的很好吧?”
叶榆:“还行,会做的都写了。”
可能是这一届考试相对简单,亦或者她活这么多年,受过后世知识影响,拿到试卷发现题大部分不难。
徐飞同样越考越自信, 他大笑着说:“那祝我们通通考上大学。”
还有一门英语。
只是现在学英语的人少,大多数人还是学的俄语,报考英语属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个别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