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身处困境,也力所能及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还保护她幼小心灵。

  正因如此,当叶榆光明正大递给项星星一个鸡蛋和一颗糖的时候,没人阻止,给白蓉蓉和欧梁饼干和糖的时候,也没人阻止。

  项星星拿到吃的就想往嘴里塞,被项老爷子阻止,老爷子谢过叶榆后,帮孙女剥壳,先吃鸡蛋,小家伙吃得两个腮帮子鼓鼓,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谢谢。”欧梁被教育得很好,很讲礼貌,因肚子很饿略有点狼吞虎咽,但仍不忘记强塞一部分给自己的爷爷。

  白蓉蓉反应最为迟钝,也不说话也不伸手接,看得好多人直皱眉,她眼珠子这才转了转,看了看正在吃东西的项星星,又抬眸与叶榆对视很久,终于有动作,她把东西抢了过去,一股脑地往嘴里塞。

  叶榆:“小心噎死。”

  其他人:

  “……”

  叶榆逗小孩的时候,韩景这个时候也把身上为数不多的杂粮饼分给林老爷子、欧老爷子、项老爷子、项燕几人。

  几人连声道谢。

  这也说明,叶榆和韩景对于这样的分配并无意见。

  其他生产队的人暗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觉得王家沟的知青果然太年轻不懂事,回去铁定被骂。

  他们也因心情不错,学着叶榆和韩景,给其他人分一些东西。

  但没那么多,有的还不是主粮。

  但哪怕一粒南瓜子,这些人也磕的很认真,甚至把壳反复咀嚼,他们这个时候不由羡慕分到王家沟的这群人。

  鸡蛋、饼干、糖果……这些东西他们多久没吃过了,闻着就让人吞咽口水,那杂粮饼虽然也是红薯杂粮制作的,但能闻到一丝丝油味儿,这竟然往里添油吗?

  好几个人肚子唱起了空城计。

  更主要的是叶榆和韩景看他们的目光里没有鄙视、厌恶、害怕,这是他们这段时间面对最多的目光,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对眼神如此敏感。

  前者神色平静,仿佛他们是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事实上他们本来也是,后者眼睛里是溢出的同情,这是一个很善良的少年。

  分配完成过后,一行人离开这简陋破败的农场。

  项燕实在坚持不住,叶榆建议他们先去一趟镇上卫生院,拿点药,至少让项燕把这烧退了,免得死在半路上。

  “……”

  公社干部欲言又止,想说这不符合规定,但考虑到毕竟是一条命,也没阻上。

  于是王家沟的人和其他人分开,韩景直接蹲下把项燕背了起来,还说:“这样更快一点,不耽搁事儿。”

  话音刚落,叶榆也把走路不稳项星星提溜起来,真是轻飘飘没有一点重量,项星星还在往嘴里塞东西,腿虚空假装瞪两下就算了,也不管拎着她的是谁。

  公社干部和其他人觉得这样不对,但又不知道说什么,看了看他们离去的背影,参差不齐,但有种莫名的和谐。

  第93章 善良威风

  去医院的路上, 一堆陌生人聚在一块儿,气氛莫名尴尬。

  好在有两个自来熟,双方一边一个, 也不至于让空气冷凝到窒息。

  一个自来熟是韩景。

  没走多久, 他话匣子一打开, 热情且自豪地向新认识的同伴(?)介绍王家沟,在他的口中, 一草一木, 一驴一牛,哪怕是猪粪牛粪, 处处皆乐趣。

  “……去年知青点的自留地种了土豆和大豆, 土豆种得有点晚,收成不太好,大豆可以,开春又补种辣椒、大豆、韭菜、南瓜、茄子、豆角等等,除了调料就是蔬菜,今天我们肯定不愁蔬菜吃, 咱们院里还种了山葡萄、山柿子好多果树, 也不知道今年开花结果不,若是结果也请你们尝一尝……王家沟有两条溪, 里面有鱼,但我从来没捉到过,只有村里的小孩儿可以捉到少量,剩下几乎被叶榆包圆,她特厉害,山上有野菜野草……”

  除了项星星奶声奶气的惊呼捧场外,其他人几乎不回应。

  但他们当中总有人在这样一幅幅采菊东篱下的归园田居图描述中得到平静, 对于即将到来的乡下生活也生出几分期待。

  剩下人虽然可能还缩在自己的乌龟壳,但内心对于叶榆和韩景的防备至少松了一些,不再时时刻刻紧绷。

  另一个自来熟是林老爷子,他虽然尝尽生活的苦,自称孤寡老人,但生性乐观,什么时候都笑眯眯。

  与公社干部、其他生产队的人辞别后,他不在咳嗽,可见他当初是故意咳嗽避免被其他村的人选中,与王家沟算是双向奔赴。

  林老爷子是个老中医,在路上已经为项燕诊过脉,开了一方子,都是常见的寻常的药物组成的方子,主打一个价格便宜,或者说性价比最高。

  有的甚至于可以在山里轻松挖到,草丛里非常常见的。

  老爷子说起中药炮制也是头头是道,看样子很有学问。

  镇上卫生院不止中医,属于中西医结合,得知项燕生病时长后,医生建议开一些西医退烧药和抗生素。

  林老爷子也说西药见效快,项燕再拖久一点对脑子不好。

  唯一不好的西药贵,项老爷子一家三口这路上能用的全用尽了,中药都买不起,何谈什么医药。

  介于韩景上次出差是真大出血,存款也都耗在日常吃上,叶榆垫付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