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领军

  “……咳咳咳,国公大人,胜败乃兵家常事,魏铭马失前蹄贻笑大方,是我自身过错,与大人无关,大人也无需介怀,尽管按照大将军的军令行事,舍弃我部,尽早抽身。”

  “戍离军三万儿郎,可死沙场。”

  “但国公大人不可死在此地。”

  “速、速……大人速走……”

  口吐鲜血的魏铭拉着徐年的手,情真意切地做了最后的交代,便脑袋一歪,又吐了一口血,闭上了双眼。

  倒是没有死。

  徐年已经喂他服过伤药了。

  只是伤势严重。

  能够保住性命,但想恢复过来需要些时间调理。

  现在已经昏了过去。

  黄沙飞起,战马嘶鸣。

  徐年望着周围这些才血战了一场的三万戍离军,心里有些微妙地荒谬感,他跟着魏铭择机出手阻拦强敌,而魏铭则率着三万戍离军在战场上游走。

  或攻敌,或援己。

  沙场局势瞬息万千,这需要极强的判断能力,但是萧光把这任务交给了魏铭,显然是极其信任这位之前还在停雁关镇守的戍离军参将。

  但或许是运气差了点吧。

  这场大战打起来,魏铭便果断绕后袭击了玄雍大军的侧翼,先断其粮草,再引其中一部出巢,原本是计划的引蛇出洞然后强行吃下,但因为太过顺遂,魏铭断定是将计就计,随后率军撤退。

  不出所料。

  在撤退的路线上,撞上了绕后包围的一支人数规模在万人左右的玄雍轻骑。

  因为包围网还没形成,魏铭果断率部出击,吃下这支玄雍轻骑,在交战过程中,玄雍国的四名强者闻讯前来支援,试图以力破军,但即这些人即便是借到了万人轻骑所成的军阵之势,也仍旧不是徐年一个人的对手。

  神通之下。

  四名玄雍强者没能坚持到半刻钟。

  便是三死一残,节节败退。

  原本到这里都是好消息,可就不知是不是归咎为时运不济,在眼看就能带回捷报的节骨眼上,在阵上厮杀的魏铭所骑战马忽然发疯,把魏铭甩了下来。

  虽说魏铭的武艺不俗,可乱阵之中得生死从来都是一瞬之间。

  就这么一个差池。

  魏铭差点就被乱刀剁成了肉泥。

  刚要击毙残敌的徐年果断放弃了补刀,回头捞了魏铭一把,再给他服下了伤药,这才保住了性命。

  但现在的问题是。

  魏铭昏迷了。

  接下来这三万人戍离军,该何去何从呢?

  他们是绕后袭击的玄雍大军,现在不说是在敌后,但离己方阵地也有距离,想要撤回去,不是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策马狂奔回去就完事了。

  稍有不慎,就得要一头撞进玄雍大军的包围里面。

  需要有个懂兵法的人站出来,率领这三万人继续前行。

  三万人里只有魏铭一个人懂兵法吗?

  当然不是。

  不夸张的说,这三万人里随便拎一个出来,哪怕只是个只管听命厮杀的小兵,也比大焱的新镇国公更熟谙兵法,知道该怎么打仗。

  但问题是,率领三万人在战场上游走自如,尤其是从敌后脱线,这是懂兵法就能做到的吗?

  “……你们谁能接替魏将军?”

  徐年目光扫过了在职位仅在魏铭之下的几位军中将领,这几人倒是没人退缩,先后都抱拳表示出视死如归的决心,请镇国公大人以自身安危为重放心离去,三万戍离军绝不会白白牺牲,定要从玄雍大军身上咬下一大块肉。

  徐年倒是不怀疑这几个将领的赤胆忠心,但问题是这几人视死如归的决心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萧光相信魏铭能带着这三万人在战场上游走,发挥出大作用。

  可是这几名将领显然不认为自己能够代替魏铭,让这三万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只能够保证不死得太窝囊而已。

  就这样算了?

  抽身离去?

  徐年有点不甘心,倒不是说他见不得这三万戍离军喋血沙场,只是他有些怀疑魏铭的坐骑发疯导致坠马,是否真能够归咎为运气。

  他在救下魏铭的时候,捕捉到了一丝稍纵即逝的巫法气息。

  只是战场太乱。

  随着血腥而生的煞气,把其他气息都冲得太杂乱了。

  那一丝巫法气息也散得太快。

  徐年都不能断定是另有玄雍国的巫道强者潜伏在暗中对魏铭出手了,还是说这只是某种巧合而已,毕竟虽然厮杀的大军中以武夫居多,但也不是说就连一个巫道修行者也找不出来了。

  如果是后者。

  这当然与徐年没什么关系,只能说魏铭的时运不济。

  如果是前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