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迎接使团

  大焱王朝的这次出使,对于大夏王朝也是一件大事。

  虽然说大夏和大焱的关系算不上和睦融洽,但是比起穷兵黩武枕戈待旦的玄雍国,又或者是屡袭边境如今已经灭亡了的寒乌国,却还是要好上一点。

  虽然争利夺势不曾断过,各种试探、袭扰、添堵也不曾禁绝。

  但至少目前为止,都还是水面之下的汹涌暗流。

  还没有到掀翻桌子的程度。

  但是发生在永冬寒地的变故,却几乎要掀翻摆在大夏和大焱之间的这张桌子了,因为一旦变得富饶了的永冬寒地也成了大焱王朝的疆土,大夏用来防范大焱的边境阵线就将拉长到一个难以接受的地步。

  届时,庞大的军饷都将一步步拖垮大夏的国库。

  所以与其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再鱼死网破,大夏王朝才会集结大军奔赴永冬寒地,最好是能够把大焱王朝赶出永冬寒地,即便做不到,也要在永冬寒地有一块属于大夏王朝的根据地,避免大焱王朝肆意通过永冬寒地向大夏的边境施压。

  但大夏王朝虽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但就大夏朝廷的风气而言,始终认为付诸兵戈是下选。

  趁着桌子还没掀翻。

  在谈判桌上达成目的才是上选。

  但这一上选面对的问题是。

  大焱愿意谈吗?

  就如同大夏若是不争永冬寒地,便是愚蠢的自取灭亡,大焱若是因为大夏在桌上的几句承诺和些许善意,就拱手让出唾手可得的永冬寒地就,同样也得是失了智才会做的事情。

  所以即便大夏倾向于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但因为解决无门,他们也只能选择“下选”。

  况且兵戈虽是下选。

  但这不代表大夏王朝就无兵戈可用了。

  大夏只是不如玄雍那般尚武,但毕竟是能够和大焱王朝抗衡的强大王朝。

  但如今这事儿却出现了惊天转折。

  大夏王朝的衮衮诸公谁都没想到,大焱王朝会主动提议向大夏王朝派出使团,愿意就永冬寒地的事宜进行谈判与商讨。

  这对于大夏而言。

  几乎就相当于是一觉醒来,发现昨夜的美梦竟然成真了!

  大夏天子欣然同意了大焱的提议。

  愿意为了和平安宁,与大焱进行友好磋商,尽量避免掀起战火,涂炭生灵。

  大夏群臣为了迎接大焱使团的到来。

  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一应事宜。

  首先是接待使团的一应流程与礼仪不容有失。

  得体现出大夏的王朝气度。

  既不能显得过于殷勤,也不能招待不周。

  大夏天子肯定是要接见这支使团,但来的是使团,也不是大焱天子,大夏天子作为一国之君,当然是要在京城皇宫里面等着那支使团前来觐见。

  那么谁去迎接大焱使团?

  既然大焱使团是以大焱的九公主为首。

  大夏便让太子领头带着一众礼官,在边境上等着迎接大焱使团。

  护卫与仪仗都已经做好了安排。

  就连沿途道路也已经派人提前踩过一遍,排除隐患和不确定因素。

  就等着大焱使团的到来了。

  原以为万无一失。

  结果开始就出问题了。

  “……什么?大焱使团借道了临渊城,已经要到了?”

  大夏太子周聪听到探子带来的消息。

  人有点懵。

  他确实都已经安排好了,但问题是大夏太子接待一位大焱公主所需要用到的仪仗可不简单,原本按照大焱使团的行程这时间上绰绰有余。

  但谁能想到,理应是绕过临渊城的大焱使团,竟然能够穿城而过?

  这就让大夏太子和礼官们都有些措手不及了。

  大夏的探子还替大焱使团来了话回来。

  这毕竟是外交出使,不是两军交战打探敌情,探查大焱使团的方位只是为了能够及时接待,探子也不必把自己藏在暗处不见光,毕竟藏起来还容易误会。

  况且也藏不住。

  探子在发现大焱使团队伍的时候,大焱使团同样也发现了大夏的探子。

  “大焱人的意思是,他们来的匆忙,不怪大夏准备不周,况且他们也不是来游山玩水,一应礼仪接待从简就行,以事为重。”

  太子周聪皱了皱眉头。

  这话说得多轻巧。

  礼仪从简,以事为重。

  国事外交的礼仪,是说从简就可以从简的吗?

  这可不仅仅是受接待的大焱使团不在乎的事儿了,还关乎着大夏王朝的气度与颜面。

  尤其是“也不是来游山玩水”,说得好像是深明大义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