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小朝堂

  张弘正的府邸向来都比较冷清,毕竟只住着他一个人,没有子女亲属,只有为了维持府邸整洁所必须的少量佣人以及担任首辅护卫的玄衣卫们。

  不过今日这座府邸倒是多了些人气,因为来了些客人。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来的不是尚书就是侍郎,个个都是一部长官,朝廷的栋梁支柱。

  客虽不满座,来者皆高朋。

  虽然不是在朝堂之上,但毫不客气的说,张首辅既然喊了他们来府上商量事情,此时此刻把这里称作大焱的小朝堂可挑不出什么毛病。

  如无意外,在这个小朝堂上决议出的事情,也将在朝堂上启奏并且得到准许。

  不过张首辅也并非经常弄出这样的小朝堂。

  一来是这样显得有些僭越,就好像首辅权利已经压过了皇权。

  二来则是……不必要。

  大焱的首辅大人向来是运筹帷幄有条不紊,凡事都梳理妥当之后,只需要在启奏之后自然是水到渠成,哪里用得着开这样的小朝堂来筛选异同。

  不过在座高朋倒也都能理解这次张首辅喊他们前来相聚的缘由。

  毕竟江扬郡的事情发生的过于仓促和突然。

  还没有做好准备。

  朝廷一直在试图拔除漕帮这颗寄生在漕运上的巨大毒瘤,只是干系重大,只能徐徐图之,一直都没有找到下刀子的机会,却没想到刀子还没有落下去,反而是漕帮忍不住了,先孤注一掷造了反。

  该说不说,漕帮能有这魄力,也是不易了。

  毕竟朝廷也清楚,寒乌国的战事已经投入了百万大军,剩下来能调动的力量已经不多了,这时候要是漕帮造个反,可就算作是趁虚而入了,所以最近朝廷其实稍稍放松了对漕帮的管束。

  用来麻痹那群蠹虫,免得他们要拼个鱼死网破。

  但漕帮还是拼了。

  在悬崖边上殊死一搏不算稀奇,但在这温水之中可没有多少人能够孤注一掷。

  所幸的是。

  漕帮造的这次反。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想必很多人都还没弄清楚江扬郡发生了什么,却已经尘埃落定了。

  张弘正他们倒是已经清楚了,所以才有这次首辅府邸小朝堂,要讨论的事情正是该如何对江扬郡的功臣们论功行赏,至于同样已经取胜有功的寒乌国战事,倒是不必他们在这里讨论了。

  若论功劳之大。

  江扬郡之事是不至于大过寒乌国战功。

  只是寒乌国一战是大焱朝廷准备已久,打成什么样封什么样的赏赐,早就有了决断。

  但江扬郡大灾可不在预料之中,连漕帮造反都是出乎意料之外,那就更不可能提前商议好了,该给平定了江扬郡大灾的功臣们什么样的封赏了。

  只能够临时讨论。

  还得尽快讨论出个结果来。

  一来是功臣们都已经陆续回京了,总不能放着有功之人不赏,搁置一旁,二来是接下来大焱朝廷还有许多重要之事,譬如怎么消化寒乌国的疆土,接下来的时间都很宝贵,分给江扬郡的空档着实不多。

  所以才需要这么个首辅府邸的小朝堂。

  他们这些大焱王朝的栋梁支柱,只要彼此通过气,敲定好了方案,事情在朝堂之上就只需要过一遍了,不会占用仅剩不多的时间。

  封赏之事,看似随意可以凭借着掌权者的喜好,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就犹如端水,看着容易但想要端平,可就不容易了。

  越是涉及到多个方面,越是得把这一碗水给端平了。

  有功当然是要赏,但赏多赏少可得仔细考究,不然功少的人得了重赏,功大的人却得了小赏,可就会寒了人心,尤其是有功有过,是该功过相抵还是功赏过罚,都得结合实际仔细考虑,以免坏了规矩。

  “陈老将军虽然有功,但以陈老将军的地位,也不至于因为这种功劳再有实权上的封赏了。”

  “赏赐的东西可以是布匹玉石这些彰显身份尊贵之物。”

  “但送去赏赐的人身份得够,以显现出朝廷对陈老将军的重视,依我看……最好是让一位皇子亲自送去赏赐。”

  “陈家有功的不止是陈老将军。”

  “陈家那头幼虎在寒乌国迷路,一路跑到了江扬郡。”

  “沿途边防竟然没有一处发现并拦下了他率领着的那支本不该出现在大焱境内的虎啸骑,要说这背后没什么预谋布局我肯定是不信的,只是……我们心里可以有数,但有必要挑明吗?”

  “说起这事,虎贲将军的意思是陈宪虎战场迷路贻误军纪,该要依军法处置,让朝廷无需顾忌到他的私情。”

  “可这陈宪虎虽然迷路,但跑去江扬郡之前,先把寒乌国的粮仓烧个七七八八,把前线粮草都断了,这可是大功一件,还该追究迷路走失的责任吗?”

  “不该追究,战场军情瞬息万变,自古以来也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陈小将军完全有可能是捕捉到了要紧军情,来不及汇报,只能见机行事才能够取得的战果。”

  “那这迷路到江扬郡怎么算?”

  “还能怎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